当前位置: 主页 > 决策咨询 >

关于“推广养殖细鳞斜颌鲴,加强天然水域生态保护”的建议

      细鳞斜颌鲴,地方名有沙姑子、黄片、黄条、板黄鱼、黄尾刁子等称谓(以下简称鲴鱼),是我国江湖平原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常见的经济类淡水鱼。我市早在1976年开始引种、示范推广鲴鱼。30多年来,几上几下搞搞停停,其原因多多。其中突出的是,南京出名的肥水养鱼所造成的水质恶化,破坏了鲴鱼的基本生存环境。时至今日,改善水库湖泊以及池塘水域质量为水产界和全社会日益关注。水产专家又一次呼吁“推广养殖鲴鱼,改善淡水资源质量”。为此,南京市老科协农业分会组织了以原市农林局副局长冯剑雄高级工程师、市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陈楚星为首的调研小组,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走访了高淳、溧水、江宁、六合、浦口等县区有关部门以及渔场及个体水产养殖户,写出了调研报告,得出了“推广养殖鲴鱼,不仅适应市场供应,更是改善水环境质量”的有效途径。
推广养殖鲴鱼,是改善和保护水域环境的需要,是扩大养殖品种、提高单位面积鱼产量的需要。推广养殖鲴鱼,我市具有引种、示范养殖的经验和成果,具有推广养殖鲴鱼的水域资源,具有历次推广养殖鲴鱼的教训。
推广养殖鲴鱼的建议
牢固树立生态养殖理念,发挥鲴鱼治水功能。随着我市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深入,社会对水资源的保护日趋关切。淡水渔业的发展必然要从片面追求产量经济型向生态环保效益型转变。充分发挥鲴鱼改善水质功能,营造一个多品种“共生”放养结构,是我市水域环境形成“以鱼治水”的有效途径。为此,我市有关部门应切实引导业界积极倡导“保水渔业”,把推广养殖鲴鱼作为淡水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之一。
抓好标准化鲴鱼鱼种场建设。据预测,南京地区鲴鱼大规格鱼种(10~14cm)的年需要量在一亿尾以上,并随着鲴鱼养殖的推广,需求量将不断增加。水产业有必要根据我市湖泊、水库、池塘的水体食料基础选择适当的放养规格。依托我市历次引进鲴鱼鱼种和人工繁殖技术的积累与养殖条件,建设规模较大的标准化鲴鱼种场。利用就地供种的优势,在郊县逐步建设示范性养殖基地。充分发挥“以鱼治水”作用,有计划地在适宜的湖泊、水库、池塘扩大鲴鱼套养面。通过应用生态调节机制,最大限度发挥水体的自净功能并获得优质鱼产品。
大力开展鲴鱼技术培训,推广鲴鱼养殖技术。建议市、郊县、农委、科技环保、水产学会等部门和单位、共同组织养殖专家赴基层开展鲴鱼技术培训,宣讲鲴鱼养殖意义、鲴鱼特性与养殖技术。培训并形成技术推广骨干队伍,发挥示范养殖渔场和示范养殖户形成带动作用。与此同时,要充分利用多种宣传手段,面向渔业基层传播鲴鱼养殖知识和方法,使鲴鱼养殖技术推广之路走的更扎实、更有成效。
加大政府部门对鲴鱼养殖技术推广经费的投入。市农委、科委、环保局等部门通力合作,加大对鲴鱼的人工繁殖研究、鲴鱼养殖技术推广、鲴鱼放养专项计划、鲴鱼养殖示范基地建设等给予适当的专项经费支撑,以政府的投入促进鲴鱼养殖技术推广之急需。从而使“推广鲴鱼养殖,保护水域环境质量”成为我市淡水渔业界的自觉行为和社会责任。
 
  • 责任编辑:省老科协
  • 阅读次数:995
  • 关 键 字:|细鳞斜颌鲴|生态保护|

  • 欢迎关注江苏老科协微信公众号